日本京阪神無包裝商店小旅
日本的無包裝型態商店出現較晚,但一出現就看不到車尾燈。
這幾年出現的裸賣店舖雖不算太多,有的也輕輕淡淡地下車了,但是像星點一般隨處出現的無包裝販售,或閃閃發光十足到位的開業模式,還是讓無包裝從業人員我(如果台灣要組這工會的話,大概未達法定人數。)掬一把老淚。
來記錄一下這次的京阪神無包裝之旅吧。
1. Sumireya
位在巷弄裡的町屋,門口的紫羅蘭靜靜歡迎著訪客。
說是靜謐,但到訪當日裡頭其實鬧哄哄。閣樓正舉辦著茶道分享會,雖然聽不懂他們在討論什麼,但看見店主忙著招呼參與者、打包商品的身影,作為一個曾經也常辦活動的無包裝店主人,不禁勾起許多回憶。
店主的理念與新村相似:透過展售京都近郊的職人工藝與友善農產,讓消費者能有意識地做出選擇,促使人、物與金錢和諧流動,過上理想的生活。
在這裡,我們自備容器購買了昆布、日本大豆和一些蔬果要帶回民宿烹煮。流程就是用紙筆記下容器的重量,小心填裝所需數量,最後到櫃檯結帳。
在榻榻米上進行這個說不上效率的過程時,我突然有點感悟:相較於直接將包裝商品丟進購物車,這或許稍嫌麻煩,但以這樣慎重又敬重的態度對待每件要領受的物品,才是「いただきます」啊。
店內還有許多巧思:
- 『種子交換box』,讓人們自由提供或索取種子,引導大眾思考餐桌的源頭;
- 『贈送與徵求板』,將想要贈與的資源、想要徵求的物品,在板子上激盪出新的可能;
- 『回收容器與紙袋箱』,包裝雖然必要,但不該用過即丟,而是讓它再次循環;
- 『雨水收集桶』,屋邊有個塑料大桶看似與和式老屋格格不入,原來一問之下是用來收集雨水供掃除、園藝使用,但我忘記照了。
和店主聊得很愉快(沒想到2016年就開店了,與新村同齡呢)。臨走時,一位美籍常客走進店裡,是當地零廢棄社群的召集人,於是我們又交流了一下當地的減廢資訊與行動。
每當推動減廢感到灰心時,總要想想各地正在默默努力的人們啊。
2. TOTOYA斗斗屋
非常非常非常驚嘆的無包裝商店!
身為無包裝店從業人員,我也曾夢想能打造一家現代化超市,用現代的工具做老派的事情。按照一般努力公式,從小攤子到小店面,再到大店面,最後成為量販店。但在這裡,彷彿一下子就跨越了好幾年。
透過募資成立的斗斗屋,是一家商品琳瑯滿目、將自備容器概念做到極致的超市。
這裡幾乎所有商品都採用無包裝方式販售,一般超市有的品項,這裡都能完美以裸賣形式供應,而且全都可以自助完成。
所以,一定要玩玩他們的自助裝填結算系統!雖然貨架上品項眾多,但只要拿起任何商品,感應器就會自動辨識。接著,你可以用店內提供的竹盤或自備容器裝填想要的數量,秤重後機器就會印出條碼,自行掃碼支付,輕鬆完成結帳。
連無包裝商店常見的容器押金歸還制度,在這裡都已經電子化管理了!
讓科技鄉巴佬我大開眼界呀哈哈哈!這套系統的技術或許不難,但對窮酸酸的無包裝小店來說,要採用這樣的設備著實不易。更讓人驚喜的是,居然有科技公司願意為無包裝商店開發系統。
現在雖然已經有所謂代表未來的無人超市,但無人plus無包裝的超市豈不是超未來,宛如哆啦A夢滿街跑的年代!
這裡不只做到產品無包裝,為了解決生鮮剩食問題,店內後方設有廚房,架上擺滿各類加工醃漬品,用來作內用餐點;前方還提供豐富的外帶餐點,這趟旅程中我吃了好幾餐,能享用到營養均衡的菜飯,對旅人來說太夢幻。
聽說連超市裝潢都採用減廢建材,可說是將環保理念貫徹到骨子裡。他們還開設線上課程教導如何經營無包裝商店。
不過,為何這樣的模式至今仍未普及?或許在日本經營無包裝商店,也有不為人知的艱辛吧?
3. Zero Waste Kyoto
如果說斗斗屋是無包裝界的全聯福利中心(有機版),Zero Waste Kyoto則像是貴婦超市,還在樓上設有SPA館。
店內採複合式經營,有一間無麩質純素甜點咖啡店,氣氛悠閒自在。
二樓是這次發現的寶藏有機棉品牌PRISTINE。在這裡小小迷失了一下。以下是我的戰利品清單:
- 有機棉洗衣袋:據說純棉無法做成彈性布料,所以添加了一些號稱海洋友善的聚合物。雖然我對這個「友善」程度有所保留,但比起市面上百分百塑膠的洗衣袋確實更好,現在已成為我的日常必需品。
- 腋下吸汗墊:這個有點羞恥的小東東,老實說不太實用。
- 最後,還添購了一些散裝精油和基底油,哎哎哎怎麼沒把在台灣用光的一堆小精油瓶帶來,這裡簡直就是零廢棄芳療的天堂。
4. The Kind Bulk Shop
以豐富有機乾貨為主的小型無包裝商店,也有研磨機可以現場製作堅果醬,是目前最典型的無包裝商店樣貌。
除此之外,還有共用廚房與空間租賃,看得出店主用心讓小空間發揮最大錢錢與理念價值。
到訪當日,剛好遇見店主的英國姐夫回國探店,難怪店主的英文如此順暢。我們在這裡買了一些果乾零食,作為旅途中的解饞救星。
5. きしな屋 大阪せんば店
是一間充滿人味且選品用心的小店,真心超級愛。
整體雖是包裝有機店,但店主透過走訪日本各地,精心挑選每項商品。他對食材瞭若指掌,常在店內穿梭與顧客熱情交談,分享產品背後的故事,也親切協助顧客裝填。產品都相當獨特,即使我們逛了兩週的有機超市,也未曾見過這些小眾品牌。
在眾多有機商品中,也提供不少無包裝選項。最特別的是在台灣難得一見的無包裝醬油,顧客可以自備容器選購多款品項。
原本只是為了無包裝概念而來訪,回到飯店查看官網時,看到這段說明:『生産者と消費者を仲介する「つなぎ手」の役割をしっかり果たしたいと思ってます』(希望擔任好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角色)。看到店主如此表述,特別覺得親切,彷彿看到了新村的日文版本。
這趟旅程中,還有很多小驚喜,最後分享一些隨處可見的無包裝風景!
FAR EAST BAZAAR
這個品牌多位於百貨公司地下街的賣場,主打異國美食,其中堅果、果乾、蜜餞等商品都採用無包裝販售。
Juchheim’s|kobe
太震驚啦!店員現場一片片切下蛋糕,以公克為單位販售,完美實現了「要多少買多少」的無包裝精神!
這是由一位在百年前因戰爭被俘至廣島的德國糕點師父所創立的老品牌,專門製作德式正統年輪蛋糕。據說這類糕點「剛切好時最美味」,因此他們採用現切秤重的販售方式。
雖然不是為了減廢而裸賣,但這讓我們在順道減少浪費的同時,也能品味到年輪蛋糕的悠久職人精神。
Natural Foods DONGURI
是間有機店,提供少量的天然洗劑與雜糧乾貨無包裝販售。
SISAM Workshop Kyoto Head Shop
這家公平貿易店品項豐富,從雜貨、服飾、藝品、農產都有。喜歡發展中國家手創風格的人,值得多留些時間好好逛逛。
店內提供海洋友善清潔劑的裸裝販售,非常適合短期旅人裝填少量使用。
我們也在這裡買了印度製造的無染布衛生棉,只能說布衛生棉這東東嘛,設計剪裁展現了不同地區創作者的智慧,還讓我們發現了一種全新的防漏設計呢。
Patagonia
在各地的戶外品牌Patagonia,都有一小區販售無包裝清潔品。
ハーブ専門店ぷくすけ
這家花草茶專賣店有上百種花草藥全數裸賣,店主會根據個別需求建議合適的配方。
從自備容器前往,與認證花草藥師對談,到調配出專屬比例的花草,好喜歡整套療癒儀式。
目前這樣的裸賣形式,在日本有非常多小點,即使裸賣用意不是為了環保出發,也能很容易地滿足零廢人需求。
不過中文資料較少,如果零廢人要前往日本遊玩,可以用日文「量り売り」來搜尋,便可以輕易找到許多囉。
最重要的是,在每次遊玩的經驗中,日本的店家,對於自備容器一點都不排斥;沒有驚訝、沒有感到麻煩,就像一般客人相同的對待,放心自備,不要自己嚇自己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