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好物

訂閱電子報,取得最新消息!

    We respect your privacy.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新村小商號 新村小商號|不製造垃圾的老派購物

    2020的新村小商號。幾乎都是好事的五個感謝!

    嗨,跨年要去追阿妹,今天先來回顧新村的2020。

    好像沒有外顯的大事發生,像是營業額翻倍啦,粉絲翻倍啦這些,大概要被世俗認為是個失敗的小店。

    不過把身心照顧的很好,有努力工作、安排長假、偶爾爬山看海,大多自己煮少外食,也規律運動和保養按摩去角質,整年都沒有看過醫生;村裡也幹了些小事,認識很多有趣的人,對自己認為對的事從未妥協,整年都沒有遇到奧客喔。

    欸,這些事也很難耶,顧好自己也誠實做自己,不值得喝采嗎(笑)?


    2020新村的好事

    1. 感謝身邊出現的好人

    新村小商號

    90%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這一年雖偶有不慎闖入氣場不對的人,都能很快的代謝掉,沒有哥哥纏太久。

    留下的都是想到會笑的好人。

    謝謝好鄰居-玫瑰色二手書店江山藝改所。用走路就會到的鄰近店家,理念合拍,總是互相尊重支持不藏私,遇有鳥事就走過去靠腰一下,開店的心情彼此最懂,沒有萬金也買到好鄰居,人生困擾都少了大半。

    謝謝生產廠商-村裡的每一樣選品,幾乎都是我們主動去拜託進貨的,本來就是這些好物的大粉絲,打從心裡的喜歡品質和生產者。我們熱愛的品牌也認同我們,就是跟偶像結婚的心情嘛(這什麼比喻?!)難怪每次跟客人介紹偶像好物,總是迷妹模式滔滔不絕。

    謝謝客人好朋友-當然也有門可羅雀,坐在地上哭鬧:「沒人愛不如收店」的時候(笑)。來客數賺不了大錢,但是每一個都放在心裡重要位置,這不就是新村最初想追求的買賣關係嗎?曾有網紅咖啡店的老闆朋友,羨慕我們怎麼都沒有奧客,這才驚訝發現,村裡的每一筆交流都是法喜充滿,不消耗彼此多餘能量-這年頭超難得,還好有你們共創這一切,很值得說嘴炫耀是吧?


    2. 感謝完成了零廢棄帶狀課程

    零廢棄派對

    雖然新村也不時受邀分享單堂數的零廢棄講座或手作課程,但是完整的零廢棄引導課程,終於在今年實現了。

    起心動念來自於這個感觸,比起單純的買賣,我們更想讓大家意識到「廢棄物」這件事,被錯置的就是垃圾,包括有形不被需要的物品,甚至是無形不合適的人際關係。不管是地球和我們內心,常常都被這些廢棄物佔得滿滿的生病了。

    沒有前例可模仿的課程內容,著實花了不少心思準備,看到每一回課程學員的回饋和改變,心裡超暖和啊。

    課程內容還可以更改進更好的,會更努力的將我們實踐零廢棄生活的多年心路歷程,設計進課程中,傳播出去。

    感謝竹松社區大學,來找新村開課,全盤信任的給我們發揮;還有可愛的學員們,和我們走過教學相長的過程。


    3. 感謝實踐了幾場零廢棄規劃案

    零廢棄園遊會

    當大家有婚禮派對、會議、路跑等活動零廢棄規劃需求,歡迎來找新村諮詢唷。

    今年,很幸運獲得一些朋友的信任,讓我們著手規劃零廢棄活動。每一次都卯足全力客製設計,希望讓賓客盡歡,默默地發現「不用配置垃圾桶和清潔人員,也可以辦團體活動」!

    這是我們覺得最有趣也最有挑戰性的工作:在減廢同溫層外,做減廢的行動。

    而且你也知道,新村式的減廢絕對很誠實,不是用可分解袋,或塑膠改可回收紙類就可以稱作減廢。這麼極端的做法,連環保主題的活動都常常無法落實,更何況要在一般的活動中實現。

    今年我們做到了,從10人到100人的聚會,證明減廢不是給人添麻煩,反而讓參與者更記住主辦的用心,回饋討論的熱度也增加了。

    來年,歡迎再給我們出題。


    4. 感謝研究出了更多無包裝品項

    康普茶

    新村一直都在研究「無包裝」這件事唷。如果只是單純的雜貨店,坊間已經有不少優秀有型的小店了,去掉包裝才是我們最重要的工作。

    以往,我們挑戰過沒有包裝的麻辣火鍋湯底、水粄、草籽粿、母親節蛋糕、月餅、碗粿、湯圓…,也一直有常態性供應的豆漿、豆腐、豆乾、豆花杏仁茶味噌鹽麴蜂蜜米粉生鮮葉菜麵包零食雜糧香料洗衣粉手工皂可退瓶洗髮精等等,這些你自備容器來裝過幾種呢?

    今年,我們克服了保存上的限制,新增了裸賣醬油、可退和家庭號冰淇淋,也用秤重的方式販售康普茶無麩質餅乾、牙粉等新品項。

    未來,正在規劃沒有包裝的養殖漁產、培根、黑糖蜜、醃漬品。還有什麼是想要無包裝買到的品項呢?


    5. 感謝深入了和社區的連結

    沈浸式劇場

    新村一直想成為可以和街坊打屁的小店,但怎麼說呢?跟隔壁的阿伯聊天,對內向型人格來說,有時蠻困難的。

    因為巫婆戲劇魔法故事屋竹松社區大學指派的「蒐集在地故事」任務,讓我們硬著頭皮去找鄰里聊天,沒想到阿伯阿婆的想當年,滔滔巨浪的吐出來呀。

    另一方面,新村可是位在清朝台灣四大名園之一的-潛園和老竹塹西門城牆舊址上,(新村的前身爽乂爽五四,便是依這兩大文史遺產命名。)在有錢人家的地盤開店,莫名覺得光宗耀祖XD。

    於是,新村和玫瑰色二手書店,紀錄了這條街上的故事,結合竹塹城歷史事蹟,以戲劇的方式帶領大家認識。

    舊城西門集賢街 青年老屋說故事

    我們今年的萬聖節很台灣味,穿了清朝古裝上街遊行,認識在地文史老屋,不再是個外來的人在這裡開店而已。

    一樣走進集賢街,我們,慢慢和這塊土地連結起來了。


    不管現在流行什麼,我們還是會走自己的路。沒有包裝、沒有冷氣、沒有棕梠油、沒有最新環保商品、沒有PLA袋…,然後,沒有客人(驚)!

    才不會,我們相信身邊出現的一樣都會是好人,這一年來最常感嘆的句子就是:「我就說真零廢棄界裡面都沒有壞人」。

    有發現邁向第四年的新村,其實還是在做最初想脫掉的三件事-「包裝」、「生產和消費間的陌生」、「人際間的冷漠」,每一年都有進化,也在我們生活逐漸平衡中進行。

     

    新的一年,請繼續指教。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