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垃圾的關鍵第一步!不只不必再倒垃圾,連心理和人際關係也變得神清氣爽。
減少垃圾,實踐零廢棄生活的第一步,當然不是立馬去歸零,而是「有意識的生活」。
講「意識」太抽象,不如具體的記錄下來吧。
我們會記帳、記卡路里、記行事曆、寫手帳、寫日記、寫工作日誌...,我們這麼渴望紀錄下生活,以進一步懷念或分析人生。
但是我們不會紀錄廢棄物。
明明廢棄物才更接近我們生活的本質,收支帳可以作假,熱量不一定準確,但是沒人會想到去掩飾垃圾,不然狗仔隊為何要去翻名人的垃圾桶?
當我們試著去紀錄垃圾,就會開始更有意識的作出對自己更好的決定,選擇更具美感、更健康、更有品質耐久的用品,而不再是一個胡亂消費廉價拋棄品的廣告喪屍。
開始意識你所產生的每樣廢棄,如何開始進行個人垃圾紀錄?
【事情準備】
❶ 沒有標準的紀錄方法,考量自己的習慣,用紙筆、用電腦表格、用手機拍照都好....也都不好,你會發現垃圾很難有條理的紀錄。
垃圾會計學超難!到底要用重量、用材質、用體積、用價格(沒錯,請記得,垃圾都是買來的)...
- 一種垃圾參雜復合性材質?
- 重量體積小就比較無害?
- 每次都丟掉一部分,價格要怎麼計算?
不太完美,反正垃圾一旦產生,也不可能完美解決,就選一個你順眼的分類方法,不必太精算,也不可能精算,開始紀錄吧。
順便在這個艱難的紀錄過程中體會,為什麼人類永遠無法有效處理垃圾,太難分類、太難回收、太難消滅了。
❷ 和周遭的人一起紀錄。尤其是小孩子還未對製造垃圾這件事習以為常,他們可以更銳利的注意到你忘記要紀錄,無意識丟到垃圾桶的東西。
❸ 至少要持續紀錄一個連續週期,可能是一週到一個月,才能看出當下生活的課題。
是的,每當生活有什麼結過不去,或許紀錄垃圾,可以幫你解開。
例如:有一陣子老是覺得工作卡卡的,常被長官退件,又深感時間不夠用,索性把腳邊一陣子沒整理的垃圾桶拿來檢視一下,發現一大堆釘書針。
原來我一直無意識釘紙,發現文件有錯誤,又一再把它撬開,想要以「釘釘書針」草率地作為工作的了結,心急欲速則不達,下次又要拿起釘書機時,就會自我提醒,再靜下心來檢查一遍吧,被叫到長官辦公室的頻率也降低了。
❹ 有時像要紀錄花費一樣,都對自己怎麼製造這麼多垃圾感到震驚,心裡萌生想逃避不記的念頭。
練習對自己誠實,再次強調練習零廢棄生活,無關要不要愛地球,是想讓自己更好的過程。
第一步:把生活時刻分成小區塊
也許是家庭/公司、屋內各空間、個人和團體、下廚工作沐浴等時段...知道自己當下在哪一個處境,個別紀錄著。
第二部:垃圾分析
能分析的面相太多了,挑幾個你當下最想知道的,可能也反映了你現在最在意的事情。
像是每件廢棄物的來源、 類型、材質、用途、花了多少錢....再把你的垃圾桶面貌看得更清楚些吧。
第三步:生活分析
即便沒有認真做出統計圖表,在一件件檢視過程中,應該會有某幾個品項反覆被唱名到。
就算製造出大量的垃圾,也先不必有愧疚感,至少「知道」自己在地球上留下了這些痕跡,以前的自己或是大部分的人,仍渾渾噩噩不知所以然的丟垃圾呢。
去想想:
- 我花了多少錢?
- 為什麼我會做出這個選擇?
- 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應該被移除或替代嗎?
再去思考:
- 這些廢棄物接下來會到哪裡去?
- 我了解我所做的每個選擇嗎?
- 這是我自主做的決定嗎?
- 有更好的替代品嗎?
- 我真的過上現階段最理想的人生版本了嗎?
看起來很荒謬的垃圾紀錄,想都不曾想過要對著一堆垃圾思考,有時不知道如何回答這些問題,有時太赤裸不願意去面對事實。
這是和自己的對話,誠實就好,沒人會聽見,會慢慢理清理想生活的輪廓的。
清點了自己產生的廢棄,然後呢?
進階一點,依著上述的三個步驟,還可以把日常產生的廢水和廢氣,這些沒有落在垃圾桶的有形物,可能含有什麼樣的成分,對自己與對環境造成什麼影響,也著墨一番。
更別忘記,廢棄就是你想丟掉的東西。
我們常常以「垃圾」來罵不順眼的人。所有你想甩掉卻還黏在身邊的那些有形無形、不舒服的人際關係、勉強自己自己做的工作、過度影響心情的社群媒體追蹤...這些讓我們人生烏煙瘴氣的廢棄,也循著步驟,把它們一一檢視吧。
|延伸閱讀:零廢棄有什麼好處?幾乎所有環境問題與人生困擾都可以改善!
你意識到了,就是改變的開始,就是邁向更心滿意足人生的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