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aQ的擦屁巾哪裡不衛生?沒想到不用衛生紙,古人還貢獻很多方法可以擦屁股!
Youtuber NanaQ分享了自己上廁所不用衛生紙,而是用小毛巾擦屁股一事,還取名為「擦屁巾」,引起眾人的嘲諷責罵,紛紛覺得這很不衛生。
不禁讓人驚訝,原來大家已被現代商業用品制約到無法根除的程度,甚至已到了人人都要用一樣的軍事化程序來上廁所,關在廁所內還是在怕,擦屁股有沒有照著廣告拍的樣子。
不認識網紅,所以沒資格談論她人品對錯,也不是不能討論這方式的衛生程度夠不夠匹配的上文明,只是對於大眾無法想像與好奇其他種生活模式,感到憂傷。
其實,用擦屁巾這件事,在零廢棄圈圈裡,已經很多人嘗試了,而且並沒在執著是否「廁所一定不能有衛生紙」、「100%每一次上廁所都使用」這種無聊問題。
因為,零廢棄不是一個嚴苛的律法,出發點是要讓自己更好。
NanaQ的擦屁方式哪裡不衛生?
再重複看了一下影片,她有說「沾水濕擦」、「在外還是會使用公廁衛生紙」這幾點但書,看起來衛生程度沒有很大瑕疵,也以自己舒坦為原則,沒到矯枉過正。

硬要說唯一有點怪的,大概是她說「想擦幾次就擦幾次」這句,不知道是表達誤差還是事實如此。
國中的健康教育就有考過:
擦屁股時要
(A)由前往後 (B)由後往前 (C)不用擦 (D)來回擦
答案是(A),這答案算是共識度很高,重點是不要把臭便便細菌,從肛門擦到陰道口去。
這題可說是印象深刻至今,因為那時想說,這有什麼好想啦,不是人人都站著撅屁股,當然由前往後擦很自然啊。
登登(噴乾冰),當時太自以為是,完全無知其實有一派人是坐著擦屁的,要說手勢順的話,由後往前擦是有可能的;後來還看過奇人倒立擦屁呢,說是由上往下都行。
總之,世界很大啦,擦屁不是只有一種方法。
如果是(C)不用擦,這就真的不好,因為大學時宿舍廁所離房間很遠,又沒提供衛生紙,有幾次屎意堅決帶太少紙進去的經驗,根本沒擦乾淨;出來後,屁股真是會一整天癢死,大概就是細菌在作祟。(這種事也敢拿出來說!)
最後,說到(D)來回擦,就是「想擦幾次就擦幾次」的既視感,重點還是把臭便便細菌在肛門陰道間ㄍㄜ ˊ過來ㄍㄜ ˊ過去,很不好啦。
用毛巾擦真的沒問題,頂多就是短暫的心理和氣味不舒服;就算手摸到大便,也不會把手腐蝕,有確實皂化洗淨就好。
不然你會說那些為孩子把屎把尿的父母、在長照機構清理排泄物的看護、清化糞池的清潔工不衛生嗎?儘管行動健全的人,大便都還是有人在後端幫忙清的,還可能循環到食物中呢。
來擴大視野,沒有衛生紙,還能怎麼擦?
剛好看了這本「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地表最強的66堂中國歷史穿越課」,開始好奇在沒有衛生紙的神秘角落,如何各顯神通。
別以為這件事與你無關,如果哪天拉完才發現衛生紙沒了,手機不通,四下無人,就能急中生智!
- 用高鹽度水浸濕海綿來擦-古羅馬人利用高鹽度水殺菌,不斷重複使用海綿寶寶,自己專用海綿擦起來應該是蠻舒服的啦,
又可以懶到最高點免搓洗;但公廁也這樣眾人輪流使用,就不太舒服了。 - 就地取材-紙張→樹葉→椰子殼→貝殼→稻稈→石塊→竹子→土塊,這是心目中的理想排序,實際上有用過紙張和樹葉(詳細劇情就別想了),不過不管哪一項,光用想的,小菊花都不開心了。
- 就地抓一隻-
- 鮭魚片,是英國王室專用。萬能的鮭魚,據說還能夠除臭消痔瘡,如果你剛從市場買了一袋鮭魚進廁所,就...(當我沒說)。
- 蟬的翅膀,日本皇室專用,果然符合日本人細膩的性格,但感覺手會沾到屎。
- 現場宰羊或鵝,用溫溫的毛擦,據說是北歐維京人和俄國貴族的創舉。
- 棍子和繩子-古人的小菊花應該有長繭,不然如何抵擋硬物!而且還會棒棒相傳呢,大人物傳到小人物,大家共用一根。
- 左手-所以只能用右手吃飯呀,這就不多說了。
砍很多樹的衛生紙這玩意,誰想出來的?
這種柔軟又即丟的便宜小玩意,生活處處萬用,常常佔據我們垃圾桶大半位置,到底是怎麼發明的呢?
書中提到這是個意外的發明。
二十世紀初,美國史考特紙業公司(Scott Paper),在運送紙的過程中,不小心受潮產生皺摺,老闆靈機一動,把紙捲中心打上小洞,類似裁切線的概念,讓使用者輕鬆切成小塊,賣給公廁使用。
沒想到,這款為了清庫存減少損失的產品大受歡迎,還命名為「衛生紙」,原先只有高貴的人在用,後來隨著價錢壓低,漸漸普及。
明明在這之前,人類拉屎拉尿也活得好好的,就像現在千千萬萬的產品一樣,人類的需求開始「被創造」出來,一沒有感覺就會活不下去。
也就是說,雖然現代人認為衛生紙是民生必需品,還是可以保持更開闊的心胸,嘗試更天馬行空的方式,畢竟未來會有什麼怪事還不知道呢,就像誰能想到Covid-19能大幅改變人類生活。
不然在某些時節,只是因為沒搶到衛生紙而維生困難,活不下去,豈不糗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