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好物

訂閱電子報,取得最新消息!

    We respect your privacy.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零廢棄人最灰心的日子雙11來了!大量包裝垃圾污染下,你如何分辨需要與想要? 新村小商號|不製造垃圾的老派購物

    零廢棄人最灰心的日子雙11來了!大量包裝垃圾污染下,你如何分辨需要與想要?

    圖片來源:網路

    要怎樣分辨需要或想要?

     

    零廢棄人最灰心的日子1111來了,同溫層紛紛轉了「Buy what you NEED not what you WANT」來互相提醒。

     

    有人問我們,要怎樣分辨需要或想要?

     

    坦白說,在免費或特價面前我也分不出什麼需要想要

     

    至少,我沒認識一個道行夠深到,在這兩件事面前,還能清晰辨別的人,這也是我們一直沒能完全贊同 免費商店 這個構想的主因。


    價錢是一種能量

     

    從來沒講過「特價」、「贈品」這種討喜字眼的新村,我們也很期待商品大賣,而且,也是有東西怎麼樣就是賣不出去的困擾。

     

    像是,店裡某個包包,已經進貨了一年乏人問津,每次開店拿出來,收店又放回櫃子,來來回回無數次。

     

    「要不要稍微賠個錢打個折,只求它售出就好。」有一回滑到臉書上某家店的優惠活動,忽然有這個靈感。

     

    立馬拿起簽字筆,拎起這個滯銷包包,想抓起標價牌劃掉原價,大大寫上特惠價。

     

    正要畫下去時就猶豫了,當初選它上架的 怦然心動感 還在,價錢不能說很便宜,但絕對配得上它的美,所以當初才會進貨。

     

    我們一直認為,價錢是一種能量,拿自己心中等值的能量去換商品,不偷不搶,沒有話術,才是 買賣雙方都豐盈飽滿的過程

     

    放眼整間小店,被我們拒絕上架的品項,遠比在架上的多,每一樣選品都是打從心裡喜歡,就算賣不出去自己用,也能怦然心動的。

     

    在從未促銷的狀況下,每個願意買走它們的人,都想跟他們擊掌「給我五!」,那是種被對方懂的雀躍。


    這麼多客人只是因為特價而來,也許回到原價後就不買了

     

    那這些下殺到流血,只求售出的商家,到底怎麼想他們架上的商品呢?

     

    也曾幻想過,如果今天全村大放送,因此吸引很多人來一箱一箱的搬,整間店絡繹不絕,架上都空了,現金也不斷進來,生意總算是興旺了,這畫面令人開心嗎?

     

    想著想著,我只覺得想吐。

     

    我們驕傲的這些選品,沒有被等價的能量交換到,這麼多客人只是因為特價而來,也許回到原價後就不買了,這多消磨糟蹋我們的用心。


    大量買賣雙方都可悲匱乏的交易垃圾,最後丟給環境來承擔。

     

    如果會覺得開心,大概是我學生時代在宿舍擺二手市場的情景。

     

    年輕時,跟流行跟朋友,每天花大把時光逛遍網頁上粗製濫造的平價衣,好怕別人發現我穿重複的衣服,常常在收包裹,卻也始終沒有被誇獎過穿衣品味。

     

    有一次期末搬宿舍,看到整櫃不適合自己的衣服,濃烈的厭惡感漲滿全身,好討厭這些物品,更討厭買下它們的自己。

     

    於是,我報名了期末跳蚤市場攤位,打算以每件10元,讓它們徹底脫離視線。

     

    當天賣得很好,一堆人擠在我攤位挑,但心裡空空的。

     

    當我賣出時,只暗自慶幸終於把垃圾丟給別人,甚至還有點嘲笑,這麼醜的玩意你也要。

     

    我相信買的人也不會太開心,一個銅板到手的衣服,根本不需要考慮是否真心喜歡,或適不適合自己,反正到時不要就丟了也不可惜。

     

    大量買賣雙方都可悲匱乏的交易垃圾,最後丟給環境來承擔。


    在免費或特價前我也分不出什麼需要想要

     

    即便是現在,我們執行零廢棄生活多年,也開始引導他人去思考「需要」和「想要」的練習,還是必須老實說,在免費或特價前我也分不出什麼需要想要

     

    曾經引起獨立書店感嘆的「新書66折」事件,在第一眼看到時,身體最自然浮現的,是「那我可以趁機把那幾本書買下來」。

     

    是的,在免費或特價前我還是無法分辨需要和想要

     

    其實,磨磨蹭蹭要買不買那麼久了,我真的有那麼需要這些書嗎?也早就可以去圖書館借,也有一些借來都沒看就還了,乾脆承認就是想裝B,擺本在書架上自我安慰罷了,都跟自己認識那麼久了,仍是無法對自己誠實。

     

    再說,假如這本書原先就是今天66折的價錢,會不會還是買不下手?順便也承認,就是這個價差打動貪小便宜的心理,並沒有真心覺得價錢與書本等值。

     

    最重要的是,這些書,是作者集結畢生功力的產物,想想我寫這篇爛文都耗費不少時間了,人家專業的養成,超出我好幾萬倍的艱辛歷程,也沒多天價,幾百塊就能輕鬆一覽,而我居然還想用66折踐踏。


    我不希望這是個互相踐踏對方的社會

     

    如果,我不希望客人看上特價而來掃村裡的好物,我不希望這是個互相踐踏對方的社會,還是收手吧。

     

    新村買東西賣東西,始終希望能量對等,雙方是互相祝福的。

     

    我們也相信,唯有這樣,這件物品在身邊的怦然心動感,才會持續最久。


    要怎樣分辨需要或想要

     

    還是試著給出一個指引:誠實問自己,這樣東西在原價時我一樣有買嗎

     

    如果有,我們今天1111去佔商人的便宜,用優惠價購得;如果沒有,那我們只是一個被佔便宜的笨蛋而已。

     

    #零廢棄的核心是過有意識的生活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