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好物

訂閱電子報,取得最新消息!

    We respect your privacy.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意見不合講都講不聽!我要如何跟一個不願意配合零廢棄生活的人相處? 新村小商號|不製造垃圾的老派購物

    意見不合講都講不聽!我要如何跟一個不願意配合零廢棄生活的人相處?

    情侶吵架

    「我要如何跟一個不願意配合零廢棄的人相處!」

     

    這個大哉問,大概是多數有意識過著減廢生活的人,不時在生活中感到最礙眼的難題。

     

    一看到那___(各種罵人的稱呼)又提著紅白塑膠袋便當回來,心裡就龜懶X火。

     

    到底要怎麼化解這多世的愛恨情仇?

     

    先講結論:只要他沒有干涉你,你也別干涉他。

     

    這麼消極!?看那蠻不在乎把免洗筷丟到垃圾桶的行為,還不能生氣,憋在身體裡,氣血超堵塞,心情超賭爛。


     

    為了疏通淤塞的奇摩子,你可以這麼做:

     

    Step1:這不就是伴侶關係間,各種不合的其中一種而已。

     

    隨便一想,不可能什麼都合拍吧,不合的事多到數不完,坊間一堆在講如何面對生活瑣事不合的論點,自己找一個適合的方法去實踐(不是心理學專家,完全沒要幫你解決XD)。

     

    只是說啦,零廢棄精神牽涉的生活面向太多太廣,很容易幾乎無時無刻都在不爽。

     

    那也同時去檢視,對方有哪一些核心精神,也是自己所嚮往的,但還做不到。

     

    舉我自己的例:從小就非常羨慕守時、早起、說到做到的特質,但是立了好多年目標,發了好多毒誓,自己仍然是愛遲到、賴床、不自律的模樣,這些缺點在另一半身上,卻似乎很輕易地做到了。

     

    把我所羨慕的「守時、早起、說到做到」套成零廢棄這個優點,對方無法做到的原因或許也跟我一樣,要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慣,本來就沒那麼容易,外在推力和內在動機不足的時候,就只能等待時機成熟。

     

    將心比心後,其實也沒有那麼可惡。

     

    但悲哀點在於,對方壓根兒沒覺得這是什麼優點啊,說不定還覺得是有毛病的行為,這樣根本套不進上述說的迴路去。

     

    那就繼續看往下看。


     

    Step2:做自己能做的部分,而且要一直堅持這麼做。

     

    在對方不干涉的前提下,你自己的那一部分,想如何減廢,就持續做下去,不可動搖

     

    (那如果對方干涉呢?欸,你都沒說他了,他還要插手管你,尊重是什麼都不知道,這種關係沒有問題嗎?一樣趕快去書店的「兩性關係」區找一種可行的方法,快快斬斷鎖鏈,一樣這裡是沒有要幫你解決的意思XD)

     

    最近幾年的顯學話題,不就是「做自己」,這就是很實際,你可以實踐這三個字的時刻。

     

    人家都自在地過著很浪費生活,只有你自己一味的氣噗噗別人不像你一樣零浪費,細胞死自己的,還會連帶產生混濁的氣場,關係之間烏煙瘴氣。

     

    管好你可以掌控的事就好。

     

    話是這麼說,但我就是執行減廢生活後,真心覺得很棒,也認為對環境很重要,就不能將自己認為正向的事情傳播出去嗎?

     

    那就繼續往下看。


     

    Step3:耐心等待,等到他開始模仿你的那一天。

     

    反正也蠻有可能要跟這個人大眼瞪小眼一輩子了,就耐心等下去。

     

    唯一要做的,就是持續堅持減廢,真心真意地愛上這件事。

     

    其實不會太久的,因為生活在一起,接收的資訊也多有重疊,人類素有模仿的天性,耳濡目染下,要改變比你想像中還快。

     

    記得環境氛圍因素的重要嗎?身邊已經有很多案例,原先以為冥頑不靈的另一半出現了各種大小奇蹟。

     

    小奇蹟像是另一半總算對「為什麼要減廢」有模模糊糊的認識,不在懵懂無知、似懂非懂、無關痛癢,也總算能不指責不評論努力減廢的人。

     

    大奇蹟像是試著自己帶杯子去買飲料,試著拿毛巾而非衛生紙來擦汗,試著在購物前多想一下。

     

    事實證明,連我們的供應商,這種偶爾接觸的朋友,都可能有改變,更何況是朝夕相處的人。

     

    再一次強調,如果對方是在互不相犯的狀況下,仍是無法尊重對方的那款人格,不是不會改變,但會比較久,過程中也可能有不愉快,建議搭配情緒、心理類建議一同服用;萬一不幸再怎麼認真思考,這人除了無法接受零廢棄生活模式,連其他優點都想不到,那此人已毋須留戀,已經沒有可相融的價值觀,索性可以再會。


     

    Step4:會改變的,只是每個人在不同的路程上。

     

    試想假設你公元2020年接觸到零廢棄的概念,於是開始嘗試,在公元2010年時,一定也曾有比你更了解這部分的人,覺得你朽木不可雕也;又或許,你現在已經進步到可以兩天垃圾桶才會滿,一定也有人一個月垃圾桶才會滿,覺得你做得不夠。

     

    最重要的認知是,零廢棄不代表比較高尚、比較潮、比較愛地球、比較道德。

     

    停止怪罪身邊還沒跟上腳步的人,放過常常氣到氣血不順的自己,專注地讓自己更好,才有足夠的能量,不費力地渲染到周遭。

     

    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型態和步伐,無需比較,零廢棄不過是讓我們找到更好自己的旅程而已。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